近日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威廉希尔足球中文网站党委书记潘一山独作论文《地方“双一流”高校基于真实问题的办学模式改革》在《中国高等教育》2025年第1期发表,并被中国高等教育公众号作为本期聚焦推介。
建设教育强国,龙头是高等教育。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,以科学定位、多元办学为基础,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成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命题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对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。该刊专题聚焦探讨不同类型高校推进改革、办出特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,以期促进破解高校办学同质化难题,增强高等教育治理能力,提高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适配度。
论文摘要:地方“双一流”高校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组织,更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,只有紧密围绕国家发展和区域振兴,方能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引发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之“变”,以及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所推动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重构之“变”,地方“双一流”高校应将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深度融入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,借由新模式、新机制和新路径推动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,全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,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与人才支撑。
作者介绍:
潘一山,男,汉族,1964年5月生,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工程院院士,著名力学专家,清华大学博士,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,美国密歇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,国家级人才项目领军人才入选者,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,“兴辽英才计划”杰出人才。现任威廉希尔足球中文网站党委书记,兼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中国国家小组副主席、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动力灾害专业委员会主任等。
潘一山教授研究方向为煤矿冲击地压、瓦斯突出、煤层气开采。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冲击地压、矿震、煤和瓦斯突出等煤矿灾害的成因、机理、预测及防治研究,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
潘一山教授长期从事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究工作。建立了冲击地压扰动响应失稳理论,研发了煤岩微震、电荷及吸能支架等监测防治装备,解决了冲击地压矿井安全开采的重大技术难题,成果写入我国《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》等法规标准等文件中,在全国冲击地压矿井推广执行。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、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。出版专著1部,授权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41件,发表SCI/EI学术论文80余篇。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,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,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,第14届光华工程科技奖,第三十一届孙越崎能源大奖等荣誉。
论文查看请点击这里